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人工智能是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重要議題之一。小米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這個時代的機會和想象、作為空間甚至遠超過以前提出的大數據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誰把握住了人工智能,誰就把握住了未來。
人類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
新京報:你怎么看待這幾年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雷軍:我覺得最近兩三年人工智能的發展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2016 年時 AlphaGo 的出現是一個標志性事件。我是圍棋愛好者,我深知其中的難度。這中間最大的變化是技術產生了巨大的顛覆和突破,最核心的是深度學習算法的重大突破,使得人工智能技術進入了大規模的實用階段。
現在,AI 技術已經迅速進入大量日常應用場景,從智能家庭語音控制、交互到智能手機拍照體驗提升,AI 不再是科幻小說里的幻想,而是實實在在已經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新京報: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經提出了很多年,在全球產生了幾波浪潮,你如何看待這次人工智能的浪潮?
雷軍:我曾經說過,人類已經進入了人工智能的新時代。如果說以前還只是浪潮,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人工智能時代。
為什么這么說?今天全球最頂尖的公司都把人工智能列為了公司核心戰略。谷歌在兩年前就宣布了 AI First 戰略,亞馬遜、蘋果、臉書紛紛跟進,國內的 BAT,也都把人工智能列為了最核心的戰略,小米當然也是如此。不僅僅是巨頭,在人工智能領域里有 1000 多家的創業公司風起云涌,產生了非常多的實用性產品,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
所以,我們實實在在處在人工智能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機會和想象、作為空間甚至遠超過以前我們提的大數據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
中美兩國人工智能領域差距不斷縮小
新京報: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被高估,2018 年開始擠泡沫。你是否認同這個觀點?
雷軍:人工智能這一領域集中了世界上最優秀的科技公司,最頂尖的科技人才,具有很高的門檻,競爭也相當激烈,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淘汰一部分公司,產生出更優秀的公司。但是,脫穎而出的公司將會有非常好的前景,人工智能對于制造業、商業和消費者將產生巨大的改變,這種變化是我們現在難以預料的,誰把握住了人工智能,誰就把握住了未來。
新京報:對于人工智能人才稀缺性問題,你認為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是什么?
雷軍:2017 年兩會時,我就提出過將人工智能列為國家戰略的建議。那時我就說,有專家統計過,過去幾年里有 43% 的人工智能方面的論文是中國人撰寫的,各大全球互聯網巨頭里面,人工智能的負責人都是華人。加上我國比較重視數學這樣的基礎教育,而人工智能背后最核心的就是算法,我們其實擁有大量基礎科學人才,同時有著堅實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基礎、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巨大的用戶規模,這些都是關鍵的先決優勢。
新京報:在人工智能領域,中美兩國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中國如何才能真正實現彎道超車?
雷軍:中美兩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過去幾年,我們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優勢,比如移動支付、IoT(物聯網)。小米目前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 IoT 平臺,隨后才是亞馬遜、谷歌和蘋果。
同題問答
世界互聯網大會已開五屆,過去 5 年互聯網行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雷軍:過去 5 年,我們可以看看世界前二十大科技/互聯網企業排名,美國有 12 家,剩下 8 家全是中國公司,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們已經成為全球互聯網行業領導地位的最有力的競爭者。中國在移動互聯網創新發展方面已走在世界最前列,同時中國移動互聯網人口接近 8 億,無論是創新還是規模,中國都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移動互聯網第一大國。
展望未來五年,你認為世界互聯網行業會有哪些趨勢?
雷軍:過去十年,我覺得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未來我覺得是萬物智慧互聯 AIoT 的時代,也就是 AI+IoT。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現在國內外巨頭都把人工智能作為公司的核心戰略,未來五年,隨著 5G 時代的到來,我覺得 AI+IoT 將迎來巨大的發展。
(邯鄲網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