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SpaceX Crew-1 任務也被稱為 USCV-1 或 Crew-1,這將是載人龍飛船的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載人龍飛船堅韌號預計將在世界標準時間 2020 年 11 月 16 日 00:27:15(北京時間 2020 年 11 月 16 日 08:27:15)搭乘獵鷹 9 號火箭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將遠征 64 號任務的四名機組成員送往國際空間站。他們分別是美國宇航局(NASA)宇航員邁克爾·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和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以及日本宇航局(JAXA)宇航員野口宗一。此次任務也將是載人龍飛船的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
Crew-1 將是國際空間站商業宇航員計劃中的第一個正式任務。美國宇航局最初于 2012 年將該任務定為“USCV-1”,發射日期已經由原定的 2016 年 11 月推遲數次。Crew-1 任務預計持續 180 天,這意味著飛船將在 2021 年 6 月返回地球。堅韌號飛船預計將通過濺落方式返回地球,用于未來的另一項任務。
任務背景
Crew-1 將是商業宇航員計劃中的第一個正式任務,2012 年 11 月美國宇航局將此次任務定為“USCV-1”(美國載人飛船任務1, United States Crew Vehicle, mission 1),發射日期定為 2016 年 11 月。2013 年 4 月 20 日,美國宇航局宣布發射日期將推遲一年至 2017 年 11 月。該計劃隨后又被美國宇航局推遲至 2019 年以及 2020 年,發射時間待定。
所幸載人龍飛船無人駕駛以及載人測試均獲成功。載人龍飛船測試任務順利完成后,Crew-1 任務暫定于 2020 年 9 月發射升空。Crew-1 任務先是為配合國際空間站宇航員輪換和貨物運送任務的時間表而推遲,然后又因為對梅林 1D 發動機氣體發生器可能存在問題再次延期。截至 2020 年 11 月 14 日,發射時間定于世界標準時間 2020 年 11 月 16 日 00:27 北京時間 2020 年 11 月 16 日 08:27)。
2020 年 9 月 29 日,任務指揮官邁克爾·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在美國宇航局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太空艙已被命名為“堅韌”號。發射現場直播將于發射前 3 小時 19 分開始。由于疫情影響仍在持續,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游客中心只允許少數人現場觀看。
任務詳情
堅韌號飛船將與國際空間站“和諧”號節點艙上的國際對接適配器(IDA)對接。2020 年 10 月初遠征 63 號任務機組成員返回地球后,Crew-1 任務計劃于 2020 年 11 月 15 日發射升空。獵鷹 9 號火箭將在肯尼迪航天中心 LC-39A 發射臺發射升空,堅韌號飛船艙內將有 4 名機組人員。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的過程中,4 名宇航員將與聯盟號 MS-17 任務的三名宇航員一起生活和工作。這兩個任務中的宇航員將共同組成國際空間站遠征 64 號任務團隊。假設國際空間站的工作人員輪換按計劃進行,那么在聯盟號 MS-17 號任務于 2021 年 4 月升空后,工作人員將被轉至遠征 65 號任務團隊。Crew-1 任務發射定于 2020 年 11 月 16 日,宇航員和發射助理于 2020 年 10 月開始實施強制隔離。
準備工作
執行 Crew-1 任務的獵鷹 9 號火箭于 2020 年 7 月 14 日抵達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2020 年 8 月 18 日,此次任務中的載人龍飛船抵達位于佛羅里達州的 SpaceX 處理設施。2020 年 11 月 5 日,獵鷹 9 號火箭于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美國太空部隊的 GPS 導航衛星成功送入軌道。這證實 SpaceX 工程師已經解決了梅林 1D 發動機的潛在問題,正是該發動機問題導致 GPS 衛星發射任務和 Crew-1 任務有所推遲。
宇航員于 2020 年 11 月 8 日 13 時 53 分乘坐美國宇航局“灣流”噴氣式飛機抵達肯尼迪航天中心。由美國宇航局官員主持的飛行準備審查(FRR)于 2020 年 11 月 10 日討論尚未解決的技術問題,審查發射準備情況,并批準團隊繼續執行 Crew-1 任務。獵鷹 9 號火箭和載人龍飛船于 2020 年 11 月 9 日運抵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場。美國宇航局官員于 2020 年 11 月 10 日批準 SpaceX 公司可以定期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宇航員,這標志著載人龍飛船從研發發展到正式運營。世界標準時間 2020 年 11 月 11 日 20:49,獵鷹 9 號火箭被提升至發射臺垂直位置,工作人員對搭載的梅林 1D 主發動機進行點火測試。在 2020 年 11 月 12 日進行的一次干式彩排(DDR)中,宇航員們穿上壓力服,進入堅韌號飛船艙內。(皎晗)
搭乘 SpaceX 龍飛船去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狀態良好預計半年后返回
圖注:從左到右分別是:香農·沃克、維克托格洛弗、邁克爾霍普金斯和野口聰一。
11 月 16 日 SpaceX 載人龍飛船搭載的四名宇航員,目前在國際空間站狀態良好。據悉,他們將在國際空間站生活長達半年的時間,屆時將再搭載龍飛船返回地球。
他們分別是維克托·格洛弗(Victor Glover);邁克爾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和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
維克托·格洛弗(Victor Glover)生于 1976 年 4 月 30 日,是 SpaceX 載人龍飛船的指令長。
1999 年,格洛弗畢業于加州理工州立大學,并獲普通工程學學士學位。格洛弗有飛行試驗工程學、系統工程學和軍事作戰藝術與科學三個理學碩士學位。2018 年 8 月,格洛弗成為商業載人計劃的宇航員之一。
邁克爾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生于 1968 年 12 月 28 日,現任 NASA 宇航員。
1991 年,霍普金斯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并獲航空航天工程理學學士學位。1992 年,他又在斯坦福大學獲航空航天工程理學碩士學位。
霍普金斯擁有太空行走經驗。2018 年 8 月,霍普金斯和格洛弗被指派乘坐 SpaceX 載人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首次商載人業發射任務。
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生于 1965 年 6 月 4 日,是一名美國物理學家,2004 年入選為 NASA 宇航員。2010 年 6 月,沃克搭乘聯盟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
1987 年,沃克在德克薩斯州萊斯大學畢業,并獲物理學學士學位。1987 年,沃克在約翰遜航天中心開啟職業生涯,任航天飛機機器人飛行控制員。1990 年到 1993 年,沃克向約翰遜航天中心請假去讀研究生,其研究領域是太陽風與金星大氣的相互作用。
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生于 1965 年 4 月 15 日,是日本航空工程師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宇航員,還是第五位進入太空的日本宇航員。
野口聰一高中畢業后考入東京大學,分別于 1989 年和 1991 年獲航空工程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畢業后,從事過商業發動機空氣動力學設計工作。
1996 年 6 月,野口聰一被 JAXA 選為宇航員候選人后前往 NASA 約翰遜航天中心進行宇航員培訓。野口聰一擁有豐富的太空行走經驗。
SpaceX Crew-1 成功發射后,野口聰一將是首位同時乘坐過航天飛機、聯盟號和龍飛船的非美籍宇航員。
(邯鄲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