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年三十,相信在大家舉家團圓的時候,有個東西必不可少這就是全家團圓看春晚,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從之前那個普通的晚會到現在春晚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企業的主戰場,大戰春晚幾乎成為了一個常態,到如今互聯網公司更是主動進軍春晚,為啥春晚能火三十年?
1983年大年三十,在一個只有600平米的舊演播室里,導演黃一鶴帶領一幫老藝術家創造了中國電視史上的一個奇跡。那是個“色彩”并不豐富的年代:灰藍色中山裝是臺下觀眾的標配,“曉慶衫”一夜間火遍大江南北;相聲是最主流的藝術表演形式,在4個多小時的晚會中,相聲足足占了90分鐘;還被批為靡靡之音的《鄉戀》成為流行最強音,當紅歌星李谷一撐起了春晚的半邊天,一人唱了9首歌……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個春晚,如今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主戰場,2014年微信推出微信紅包,搶紅包活動,吸引超過800萬人參與。一年后的2015年春晚,微信登上舞臺,以搖一搖推廣微信支付和微信錢包,開創了春晚新玩法。
而從2015年開始,所有的春節紅包活動都由互聯網公司包圓,到了2021年的春晚,今年是抖音的主戰場,抖音計劃發20億元紅包,用來推自家新上線的抖音支付,希望降低對微信和支付寶的依賴。
二、為啥春晚能夠長盛不衰?
說實在,我們看到春晚經濟之所以能夠在中國長盛不衰,實際上有著其非常重要的深層原因。
首先,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春節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根深蒂固雷打不動的一個節日,在這個節日之中幾乎所有人都會有一個理念,這就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今年有1億人愿意就地過年,幾乎已經創造了春節的奇跡。而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所誕生的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的崛起,給春晚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春晚實際上成為了整個中國最關鍵的一個流量擔當,無論你喜歡不喜歡,或者無論你現在還愿不愿意看春晚,但毋庸置疑的是,春晚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一種文化娛樂消費習慣全國人民幾乎不約而同的都會將自己的年三十的生活和春晚聯系到一起。所以我們說春晚現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成為了整個中國文化娛樂消費中的一種特殊現象,這種特殊現象是伴隨著整個中國經濟發展伴隨始終的事情。
其次,我們要明白的是原先春晚只是廣告的一個大集合,對于中國的很多企業來說,都有通過春晚一炮而紅的現象,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春晚幾乎在每一年都有非常重要的效果,而到了互聯網時代之后,大家一度認為說春晚應該是沒有那么重要了。然而微信用自己的一次突如其來的成功向世界證明了,說春晚實際上還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當年就憑借春晚發紅包,微信實現了支付寶10年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一下子成為了中國支付市場上的領軍企業,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對于春晚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特別是整個互聯網企業突然明白,在整個線上互聯網瀕臨流量枯竭的時候,春晚是拯救互聯網流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入口,所以互聯網企業全面進軍春晚。
第三,從整個流量市場的角度來看,春晚是一種可以從上到下全面貫通的流量連接器,從流量的角度來看,整個春晚幾乎都可以實現的是,無論你是中國最有錢的人,還是中國相對最為貧窮的人,無論你是在一線的特大城市還是在縣域甚至鄉村地區看春晚,幾乎成為了中國人的常態,正是因為這種強力的流量聯通器,原先大家覺得一線城市市場下沉,市場這些不可逾越的鴻溝,在春晚面前都沒有鴻溝,所以春晚成為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的一個絕對的絕佳良機,這也是為什么這些年春晚能夠成為中國互聯主戰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