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作為上海最大的外商汽車制造企業,特斯拉上海臨港超級工廠自 4 月 19 日復工復產以來,開啟了 8000 多名員工吃住在工廠模式。如今復工行將滿月,目前特斯拉整體產能利用率已恢復至 45% 以上。
特斯拉是臨港首批進行復工復產的制造企業,汽車產業也是上海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工信部等相關部委和上海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上海經信委、臨港管委會等各部門為支持特斯拉復工復產投入了巨大力量,從復工復產的人員閉環安排,到生活物資調配等,并推動汽車產業供應鏈進一步通暢。
8000 人吃住在工廠
4 月 19 日一早,特斯拉數千名員工由公司安排的大巴運往工廠,開始了復工復產之路。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政府為保障員工復工,提供了通行證等方面的協助。
特斯拉復工復產前十日,實際產量達到 1 萬輛。第一財經記者從特斯拉方面了解到,目前工廠仍采取單班制生產,工人沒有輪班,日產量約為 1000 輛出頭。而在疫情前,特斯拉每周(7 天 24 小時)的產量接近 2 萬輛,日產量超過 2000 輛。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閉環中的員工每天工作約 12 小時,做六休一;此前,三班制輪班期間,工人們每天工作 8 小時,做四休二。
為了給員工更多激勵,特斯拉與很多廠家一樣,向閉環生產的員工提供了較高的生活補貼費用。特斯拉方面沒有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具體的補貼費用金額。不過據了解,不同崗位的補貼費用會略有不同,有一線員工拿到的補貼為工作日 300 元、休息日 100 元,平均每天 270 元左右。
特斯拉上海臨港超級工廠并沒有配備標準化宿舍,但擁有餐廳,提供一日三餐。相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特斯拉為閉環管理員工提供睡袋和床墊被褥等,并提供淋浴和其他生活必需設施,也有進駐工廠的核酸檢測隊伍,便于每天進行核酸檢測。
另外根據企業復工復產的要求,員工晚上睡覺時所在的空間也不能過于密集,特斯拉也留出足夠的工廠空間便于員工間隔開來休息。
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特斯拉還為員工提供了娛樂空間,例如健身、KTV 設施等,還組織了露營、套圈、棋牌、卡拉 OK 比賽等活動,豐富 8000 多名員工在休息日的生活。
事實上,參與特斯拉閉環復工的不僅僅只有工人,還有需要參與現場實驗的研發人員;其他非必要在現場的人員則采取居家辦公模式。第一財經了解到,一些研發人員早在上海 3 月份封控前就已經進駐工廠閉環,至今已有近兩個月時間。
供應鏈挑戰風險猶存
閉環生產近一個月期間,特斯拉的復工復產也并非沒有波折。主要的影響來自于供應鏈。
5 月 10 日有消息稱,特斯拉因供應鏈問題中斷生產,特斯拉方面沒有回應該消息。不過第一財經記者從供應鏈企業方面獲悉,一家為特斯拉提供汽車線束產品的供應商位于上海的工廠發現疫情后暫停了生產。
5 月 17 日,第一財經記者從上述供應鏈企業方面了解到,該工廠生產現已經恢復。特斯拉方面也表示,目前的生產也在正常進行中。
特斯拉曾在本月早些時候預計,可能在 5 月中旬左右將產能提升至疫情前的水平。但目前來看。
“由于受復工復產條件限制以及零部件產業鏈協同的影響,特斯拉整體產能利用率還有待提升。”一位供應鏈企業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此前,特斯拉已經向相關部門提供了 100 多家供應商名單,正在與供應商協同積極復工復產。
上海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在 5 月 17 日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特斯拉上海臨港超級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已經超過 45%,臨港汽車產業鏈的配套企業產能利用率達到 50% 左右。
以特斯拉某連接器供應商為例,該供應商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旗下的上海工廠目前的產能利用率約為疫情前正常水平的 50% 至 60%,產能完全恢復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特斯拉在上個月公布第一季度財報時,就警告了今年供應鏈風險將持續存在。特斯拉方面當時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第一季度產能強勁,但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工廠和部分供應鏈暫時關閉的影響將會顯現。我們正在努力提高產能,但增長速度取決于我們的設備能力范圍、運營效率及供應鏈能力和穩定性。”
特斯拉還表示,供應鏈已成為公司增長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工廠已連續多個季度低于計劃產能運轉,這種影響預計今年將持續。
上周 9000 輛車裝船出口
不過臨港的上海超級工廠作為特斯拉的“全球出口中心”,仍在積極滿足出口需求。
5 月 10 日,特斯拉方面還表示,將有大批量產品于近期裝載,出口發運至歐洲等地。“不過由于跨境物流效率大幅降低、運輸受阻的情況下,該部分車輛尚未登記為完成出口。”
5 月 11 日,裝載了 4767 輛特斯拉電動車的“格羅壯麗號”滾轉輪船從上海南港碼頭出發,駛往斯洛文尼亞科佩爾港。
近一周來,已有兩批裝滿特斯拉電動車的整船運往歐洲等地,總共出口約 9000 輛。
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為了力保特斯拉出口,上海海關人員通宵加班,一天完成出口通關。這一過程通常需要3~5 個工作日。”
特斯拉去年全年全球產量超過 93 萬輛,而上海超級工廠的產量占比超過一半,達到 48 萬輛左右,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出口至歐洲和日本等地。今年 1 月,特斯拉中國汽車銷量近 6 萬輛,其中超過 4 萬輛為出口,占比接近七成。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重要的出口基地,也是特斯拉通過布局本土供應鏈降低系統性成本的重要基地,它完善了特斯拉的全球生產制造的拼圖。”汽車行業咨詢公司 Automobility 創始人羅威(Bill Russo)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羅威表示,他仍然看好特斯拉在中國的長期發展。“中國疫情的影響只是暫時的,供應鏈緊張也會隨時間的推移緩解。”
近期有消息稱,特斯拉將在上海臨港工廠進一步擴張產能,有望在目前基礎上翻番,實現年產 100 萬輛電動車的目標。對于這一消息的真偽,特斯拉方面始終沒有給予正面回答。
從特斯拉股價來看,受近期美聯儲加息和美國科技股整體下跌的拖累,特斯拉近一個月股價已從此前高位下跌近 30%,市值也從此前的超過 1 萬億美元縮水至目前的 7000 億美元左右。馬斯克因收購社交媒體巨頭推特(Twitter)拋售了持有的部分特斯拉股票,也給公司股價帶來不利影響。
不過特斯拉在近兩個季度的財報發布會上接連重申,預計今年及未來幾年車輛交付年均增長率將保持 50% 以上的水平。按去年特斯拉年產量計算,今年年產有望達到 150 萬輛左右。
考慮到特斯拉今年剛剛投產的德國柏林和美國奧斯汀超級工廠的產能爬坡仍需一兩年時間來完成,增長的部分將主要依靠特斯拉上海臨港工廠來實現。
“這意味著特斯拉需要在中國雇用更多工人,并延長工廠運營時間,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出口需求。”一位長期跟蹤特斯拉的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邯鄲小程序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