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它能飛起來清理天花板,那將是絕殺。”一名網友在大疆首款掃地機器人ROMO系列發布后打趣道。
當下的消費市場,跨界早已成了家常便飯,手機企業造車,汽車公司造手機,清潔電器品牌進軍大家電,現在大疆也“不安分”,跨界進入到清潔家電領域。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無人機領域的絕對領頭羊,近幾年大疆一直在拓寬自己的邊界,先是進入到影像行業,前段時間還發布了全景相機,據說年底還要發布全景無人機。
這一次,大疆進軍掃地機器人行業,其實市場早就有傳聞,當官方確認消息的那一刻,更是讓很多人興奮不已,這其中就包括羅永浩,直言“非常期待”。從昨晚發布的產品來看,大疆在產品力上依舊是很給力,ROMO系列堆料很足,透明的設計延續了其固有的工業美學,尤其是在空間智能方面,這也是無人機技術的“降維”復用。
只是,國補后近4000元的起售價,加上在部分清潔以及越障能力上的欠缺,使得大疆掃地機器人看起來并不是那么的物超所值,起碼對比國內頭部陣營的品牌是這樣。換句話說,大疆的首款掃地機器人并未能像消費者所期待的那樣,成為一款革命性的產品,更多的是要來掃地機器人的市場里分一杯羹。
另外,在作者看來,基于當前具身智能的快速發展,大疆推出掃地機器人背后還有著更大的野心,或許在不久后就能看到大疆人形機器人。
堆料很足但不極致,部分版本已賣空
根據IDC此前發布的數據,全球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出貨509.6萬臺,同比增長11.9%;頭部廠商市場份額集中度加劇,Top5廠商出貨已占到整體市場的63.4%,較去年同期提升3.5%。
從數據的角度來看,全球掃地機器人的格局基本已經穩定,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掃地機仍存在很多的痛點尚未解決,也希望有新的品牌能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IDC分析師對作者指出,“當前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痛點主要還是集中在清潔力度不夠,導航避障不夠準確。”
大疆作為在無人機、影像等多領域都領先的品牌,其推出的多款產品都被消費者推崇,某些產品更是被稱為“電子茅臺”。當大疆在上個月官宣入局掃地機器人市場時,消費者也都是充滿了期待。
昨晚八點,大疆掃地機器人ROMO系列正式發布,沒有發布會,也沒有過多的聯動,直接上線開售。作者認為,單從產品的參數介紹來看,大疆掃地機器人有亮點,也帶來了自己的思考,但綜合來看只是一個中規中矩的產品。
要說亮點,主要集中在外觀設計和空間智能方面。大疆掃地機器人總共分為三個版本,機器人和基站都有白色外殼和透明外殼可選。透明外殼的設計也算是表達了大疆特有的工業美學。只是,長時間使用后,外殼的耐用性如何還需要時間檢驗。
并且,對于近幾年裝修的家庭來說,大多都會預留掃地機的位置,這樣的話基站透明外殼就沒了意義,而大疆掃地機最高版本只有透明外殼選項,意味著用戶可能要為看不到的“賽博基站”花冤枉錢。
設計之外,避障能力是大疆掃地機的另一個主要看點。據介紹,ROMO機器人搭載旗艦無人機同款避障系統,配備雙目魚眼視覺傳感器和三顆廣視角固態激光雷達,可探測并避讓家庭場景中的常見障礙物,標準模式下可識別直徑2毫米以上的電線及15毫米高度以上的障礙物。要遇到寵物糞便等贓物,機器人則會選擇避開。
大疆在無人機技術上的成熟,下放到地面空間,基本不用擔心其避障和空間識別能力。據悉,大疆曾嘗試用成本更高的工業級激光雷達,但基于家庭場景的特殊性,最終還是選擇了現有的方案。
堆料很足,是作者對大疆首款掃地機器人的看法,但也有不解之處,比如其作為一款定位中高端的產品,用的則是圓盤拖布的拖地方案。回顧過去的發展,掃地機的拖布經歷了震動式、圓盤拖布、滾筒拖布以及履帶拖布,其中滾筒和履帶一般是中高端產品所采用的方案。
在產品介紹頁,大疆表示,滾筒和履帶都存在一定缺陷,會造成二次污染。但從作者的親身體驗和了解到的事實,滾筒和履帶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但現在有的產品已經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清潔效果也很好。
“相比較圓盤,滾筒和履帶才是中高端主流,大疆可能就是為了省成本吧,要不就是還沒有攻破清潔力和自清潔的難題。”一位掃地機行業人士對作者說道。
不過,雖然大疆首款掃地機并不是那么完美,從一些博主的評測視頻中也能看到,其語音識別也不是那么準確,但依然阻擋不了大眾的熱情。目前,京東平臺上的銷量已經超過了2000臺,淘寶官旗也賣出了超1000臺,部分版本已經賣空處于缺貨狀態。
大疆掃地機“不能飛”,出頭要比以往更難
看到正式發售的大疆掃地機,好多網友都打趣“還以為能飛到半空中把桌子柜子都給清潔了,既然不能飛就不買了。”雖然是些玩笑話,但也能看出大眾對大疆的高期望。奧維云網(AVC)總裁郭梅德對作者表示,“大疆入局掃地機行業是一件好事,目前行業集中度TOP5超過90%,且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需要有新的鯰魚進來攪動這攤水。”
從現有的掃地機市場的發展來看,遠低于傳統家電的滲透率,證明還有巨大的增量空間。但是,上文也說了,掃地機行業的集中度較高,疊加國補的助力,儼然是一片血海。IDC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出貨118.8萬臺,同比增長21.4%,出貨量增長率連續2個季度超過20%。市場前五科沃斯、石頭、云鯨、小米以及石頭拿走了超九成的市場。
對于大疆來說,相較于過往無人機到相機的跨越,這次跨界智能家電相對來說步子邁得還是有些大,無論是受眾還是行業競爭的激烈度,都有著較大的差別。不過,大疆做掃地機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五年前就已經開始謀劃了。
據悉,大疆自從2020年開始就在內部啟動了“Ground Space Intelligent Explorer”項目,著手研發掃地機器人,只是進展得并不順利。有市場傳言稱,大疆本計劃在2023年和2024年推出掃地機,但是因為產品不成熟而被大疆創始人汪滔推翻重來。此次開售的第一代產品,其實在內部是迭代的第三代產品。
對于大疆為何要做掃地機,業內還有傳言稱,“因為掃地機企業挖走了很多大疆的人,所以大疆決定不如自己做。”雖然這大概率只是說笑,但大疆或多或少還真和掃地機有些淵源。據了解,大疆創始人與云鯨創始人張峻彬都曾受到李澤湘的幫助和支持,后者被稱為“大疆教父”,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同門對決”。
只是,陌生的行業,又一次跨界,相比較以往的成功,大疆這次要出頭要更難。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大疆在無人機視覺、激光雷達、路徑規劃、SLAM算法等方面的積累,可以下沉到地面空間,是其做掃地機的優勢。但是,掃地機的核心是要清潔干凈,這點單從現有的配置來看,對比市場上已有的產品,大疆并沒有做得更出色,語音控制、視頻操控也都是早有的技術,價格還更高。
IDC分析師對作者表示,目前頭部廠商集中度高,競爭激烈,除了硬件技術積累,友商在家居生態上也已經完成了一定部署,與當前主流的家居生態實現了互通共聯。大疆進入掃地機器人市場,對其營銷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國內市場基于國補的助推,中高端市場要比過往卷得更厲害,這也是大疆一上來就要面臨的挑戰。至于大疆能不能做起來,有機會但也有一定難度。奧維云網(AVC)總裁郭梅德認為,“大疆的品牌力很強,而且技術我覺得也應該是可以的,但目前這個行業還是重營銷的,需要花錢砸營銷,且產品逐漸同質化,開始有點價格戰了,所以,其實大疆進入的時機不是很好。”
掃地機只是前戲,大疆還有更大的野心
作為一款掃地機產品,最重要的自然是清潔能力。而從現有的評測、直播的反饋來看,大疆將其首款掃地機的主要賣點放在了設計和避障上。不同于無人機以及口袋相機等產品,目前市面上對大疆掃地機的評價不一,有的網友在社交平臺吐槽,看到大疆掃地機直播評測,發現卡頭發了。另一個就是大疆的定價,確實算不上是一款有性價比的產品。
可以理解的一點是,作為這個行業的新軍,大疆的第一款產品自然是做不到十全十美,清潔能力的研發也不是一朝一夕,但是掃地機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地掃干凈、拖干凈,這是希望大疆在下一代產品能夠真正帶來革新的地方。
另外,在作者看來,大疆進軍掃地機或許只是第一步,未來還會有更大的野心,比如人形機器人。其實,現在的掃地機早已超脫于原有的定義,激光雷達、攝像頭、機械臂、AI大模型等的疊加,讓其有了具身智能的初步形態。
而對于人形機器人來說,很多東西也都和掃地機有著共性,比如電機、視覺識別和上面提到的激光雷達等。當下,云鯨、追覓、科沃斯等掃地機企業都在布局具身智能項目。此前,云鯨智能創始人張峻彬曾指出,沒有具身智能賦能的掃地機僅是清潔智能化的“iPod階段”,而具備三維空間認知與自主決策能力的家庭具身智能體,才是開啟行業“iPhone時刻”的密鑰。
房子是一個復雜的空間,對于大疆來說,先用掃地機探路,未來逐步加上機械手等部件,衍生出人形機器人產品,也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只不過,這條路不會很容易走通,現階段大疆先把掃地機做好是關鍵。
“一般大疆產品不買第一代,雖然這是內部迭代的第三版,但好不好的29天后再說(大疆支持30天無理由退貨)。”一名剛下單了大疆掃地機的用戶對作者說道。(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杜志強,編輯|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