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賢區南橋鎮江海村,沒有林立的高樓大廈,沒有喧囂的車水馬龍,只有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這片看似寧靜的土地上,藏著一家科技企業——上海翼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企業負責人錢雷正和他的團隊一起,用無人機編織著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畫卷。他的故事,是鄉村振興浪潮中科技力量的生動寫照,也是無數創業者用智慧和汗水在鄉村大地上書寫的時代篇章。
科技的翅膀在鄉村上空翱翔
2018年對于錢雷來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那一年,他帶著15年的工作經歷與豐富社會經驗,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大眾創新 萬眾創業”浪潮下,他想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我一直對科技充滿了熱情,尤其是無人機技術。”錢雷回憶道,“當時無人機還只是一個小眾領域,很多人覺得它只是用來拍拍照片、錄錄視頻的玩具。但我看到了它的潛力,我相信它能改變很多東西。”
于是,錢雷成立了上海翼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無人機應用服務。他給公司取名“翼梟”。“‘翼’代表飛機的機翼,‘梟’指梟雄,我希望翼梟能成為上海無人機行業的領頭羊。”錢雷笑著說,他的眼神里充滿了堅定和自信。
經過幾年的摸索和布局,翼梟科技逐漸在上海無人機市場站穩了腳跟,公司的服務涉及公安、消防、農業、城運等多個場景,“中國的無人機技術領先全球,但在具體應用中,仍需與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個性化匹配,我們的服務就是對接二者的橋梁。”錢雷表示。
2020年,江海村的總部經濟項目“江海蜂巢”以嶄新的面貌面向世人,同時進行招商。彼時,錢雷正要尋找一處更適合無人機試飛的場地,“之前我們公司在科技園區,試飛無人機還要四處找專門的場地,經常不得不借用學校操場等。”錢雷說,鄉村有足夠開闊的場地,尤其是一望無際的田野,正好適合無人機的各項場景應用試驗。
經過翻建整修的“江海蜂巢”不僅變得寬敞開闊,而且基礎設施齊全,既有鄉村風貌,又不失城市的便利,是錢雷心目中理想的企業辦公和無人機試飛、技術應用試驗場所。雙方一拍即合,錢雷將公司搬到了江海村,成為首批落地于此的企業。
事實證明,對于翼梟和江海村,這是一次雙贏的決定。翼梟科技的無人機成為鄉村治理的好幫手,被運用在治安巡邏、河道治理等多個應用場景中。以數字建模、無人機巡查等方式,翼梟幫助江海實現了數字化、精細化治理。有了數字科技賦能后,江海村的村莊治理變得更智能、精細、規范了,治理效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公司也得到了村里的不少幫助,發展一步一個臺階,雙方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切實地為社會治理、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除了助力鄉村治理,錢雷和他的團隊還在探索無人機在鄉村生活中的全新應用場景。在江海村核心區域,有一個名為鹿營·空島露營的鄉村旅游項目,坐落在一座湖面環繞的人工島上,島嶼中心開設著一家餐廳,而沿湖四周布置著多個親水平臺。翼梟在這里打造獨特的無人機送餐服務。
“想象一下,你在親水平臺上享受著陽光和微風,掃碼點餐后,一架無人機從湖心餐廳起飛,幾分鐘后就把美食送到你的面前。這不僅是一種全新的用餐體驗,更是對無人機物流運用的探索測試。”錢雷興奮地說。
這個項目已成為上海首個無人機送餐到桌前的餐飲項目。但錢雷的野心不止于此,他還計劃將配送區域延伸到周邊農村,解決附近村民點外賣難的痛點。“遠郊農村地區普遍存在快遞、外賣運力不足的情況,而無人機直送在這一情況下就極具吸引力。”錢雷說,“如果這一嘗試得到成功驗證,將成為能夠惠及偏遠地區經濟,提高當地群眾生活品質的有效方案。”
“我們還在探索無人機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比如用無人機進行農田監測、病蟲害防治等,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站在江海村的田野上,錢雷眺望遠方,眼中滿是對未來農業的憧憬,“未來農業的方向是智能化、自動化,無人機將在農田監測、播種、施肥、收割等環節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正和一些農業專家合作,研究如何將無人機技術更好地應用到農業生產中。”
“我們還計劃建立一個農業大數據平臺,通過無人機收集的數據,為農民提供精準的農業生產建議。比如根據土壤濕度、溫度、養分等數據,告訴農民什么時候該澆水、施肥,種植什么作物最合適等。”錢雷表示,“目標是讓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夠更加科學、高效地進行農業生產。”
用科技服務鄉村、回饋鄉村
錢雷是土生土長的奉賢人,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扎根家鄉,回饋家鄉,用科技為奉賢的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在江海村,翼梟不僅是一家科技企業,更是村民們的伙伴。“我們和村民的關系非常好,就像一家人,我們經常和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錢雷回憶,“有一次,我們為村里安裝了一套數字村居系統,當時很多村民都圍過來看,他們說‘你們這些年輕人真厲害,以后我們在村里就安全多了’。那一刻我感到非常自豪。”
公司還時常舉辦一些科技培訓活動,教村民們如何使用智能手機、電腦等設備。錢雷說,“我們希望用技術真正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2020年,錢雷被評為奉賢區優秀科技工作者;2021年獲得了上海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2022年被評為“新時代上海閃光青年”;2024年順利獲評高級職稱……“這些對我來說既是鼓勵和肯定,也是鞭策,讓我更加堅定信念,更有信心繼續在鄉村土地上,用科技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在工作與創業的同時,錢雷還積極接受繼續教育。他曾赴知名高等院校進修企業管理和國際商務,未來還想繼續進修最新的信息技術。“我希望能不斷提升,讓自己更上一層樓,更好地為鄉村服務。”
錢雷和他的團隊不僅在鄉村實踐著科技的力量,還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科技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我們經常參加一些科技展會和活動,向人們展示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讓更多人看到科技在鄉村中的應用前景。”
翼梟還和一些學校合作,開展科技教育活動,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科技,培養他們的興趣和創新能力。“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科技的力量并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錢雷說,“鄉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努力,就是用科技讓鄉村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地方。”
在參與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錢雷和他的團隊滿懷希望,同時也面對許多挑戰。“最大的挑戰就是人才短缺。”鄉村地區相對城市來說,吸引力不夠,很多人才更愿意去城市工作,這導致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我們沒有放棄,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吸引人才,比如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機會、舉辦人才招聘會等。”錢雷說,翼梟還和一些高校合作,建立實習基地,吸引學生來實習,“希望通過這些方式,讓更多人才了解鄉村,了解我們的事業。”
“另一個挑戰是資金問題。”科技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鄉村地區的融資渠道相對有限。“但我們始終堅持,通過各種方式籌集資金,比如申請政府補貼、尋找合作伙伴等。”
“鄉村振興需要科技的力量,科技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改善鄉村治理水平,提升鄉村生活質量。”錢雷表示,“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看到科技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錢雷始終相信,科技的力量能夠讓鄉村變得更加美好,他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也為之不懈努力著。
在鄉村的天空上,翼梟科技的無人機正翱翔著,它們帶著科技的力量,帶著鄉村振興的希望飛向遠方。錢雷的故事,是上海鄉村振興浪潮中的一個縮影,在滬郊的鄉村大地上,還有無數像他們一樣的創業者,用科技為鄉村注入新的活力。
文:陳祈
上觀號作者:上海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