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8月2日,有著“指環王”美譽的土星要“沖日”啦!天文科普專家表示,當晚美麗的“指環王”整夜可見,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一睹其迷人風采。
福建省天文愛好者許長榕2016年5月12日在福州市馬尾區拍攝的土星。(本人供圖)
土星是一顆非常美麗的星球,它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二大的行星,大小僅次于木星。天文學研究發現,所有的類木行星都有光環,但是土星的光環最亮、最寬闊、最美麗。
北京市天文愛好者宗海陽2020年12月21日拍攝的土星和木星“相合”。(本人供圖)
土星的光環主要由無數個直徑從幾分之一毫米到幾十米不等的冰顆粒組成,并以飛快的速度圍繞土星旋轉,且隨著觀測時間不同展現出不同的面貌,令觀賞者贊嘆不已。
廣東省天文愛好者周志偉2020年拍攝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多張疊加)。(本人供圖)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天文科普專家修立鵬介紹,當土星的北極或南極正對太陽和地球時,光環的反射率最高,因此在地球上看起來也最亮、最好看。
相反,光環的邊緣正對太陽和地球時,在地球上就會發現,光環幾乎完全“消失”了。
土星的繞日公轉周期為29.5年左右,所以每過大約15年,土星的光環就會“消失”一次。最近的兩次“消失”發生在1996年和2010年。
北京市天文愛好者宗海陽2019年6月30日拍攝的土星。(本人供圖)
土星“沖日”是指土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兩側,三者幾乎成一條直線,此時土星與地球距離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觀測的最佳時機。土星的會合周期是378.09天,也就是每378天左右會迎來一次“沖日”。
廣東省天文愛好者周志偉2020年7月20日在珠海市拍攝的土星。(本人供圖)
修立鵬介紹,本次“沖日”時,土星位于摩羯座天區。日落時,土星從東南方天空升起,午夜時分到達上中天的位置,此時它的地平高度角最大,受地面光線和大氣折射影響最小。
“沖日”時,土星的亮度可達0.18等,與天琴座織女星的亮度接近,如果天氣晴好,很容易找到它。
“除了用肉眼觀測土星本體外,感興趣的公眾還可以使用雙筒望遠鏡或者小型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大約80毫米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就可以欣賞到土星迷人的光環;使用更大口徑的望遠鏡,還可以嘗試尋找光環中那條最大最明顯的暗縫--卡西尼縫。”修立鵬說。